- 帖子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粮食感染真菌毒素的危害 4 W! a6 f' A" L! X j! x) T" {3 ~
真菌中的一类丝状体比较发达的小型菌,一般俗称为霉菌,真菌毒素就是有些霉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粮食中常见的真菌毒素有: ' D* r7 z- }2 u0 |, |8 Z1 @$ H- N2 p
# G8 B9 z: K$ b, K
1、黄曲霉毒素B[sub]1[/sub]:粮食中限量为玉米20μg/kg,大米10μg/kg,其他5μg/kg。黄曲霉毒素B[sub]1[/sub]理化性质稳定,269℃才破坏,是污染最普遍,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真菌毒素。急性中毒表现为发热、呕吐、食欲不振、黄疸,严重者出现腹水、下肢浮肿、肝大、脾大,常发生突然死亡。致肝癌作用,从动物试验已证明可诱发大多数动物发生原发性肝癌,还有致畸和致突变作用。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人类摄入黄曲霉毒素B1与肝癌发病增加相关,肝癌高发区的食品严重污染黄曲霉毒素B[sub]1[/sub]。有肝炎的人受到黄曲霉毒素B[sub]1[/sub]侵害时更容易引发肝癌。 , W1 J% ?" X: \' w) |
* @+ c8 Z$ H. u3 [ M9 Q4 q9 S
2、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即呕吐毒素,粮食中限量为小麦、大麦、玉米及成品粮1000μg/kg。理化性质稳定,120℃稳定,酸性条件下不破坏。中毒后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腹痛、腹泻等,有的出现乏力、全身不适、颜面潮红、步伐不稳等似醉酒样症状。无死亡报道。
! V3 U. } _/ K% |
. W3 U2 G9 Z" f" |* t$ a! h 3、玉米赤霉烯酮:粮食中限量为小麦、玉米60μg/kg。理化性质稳定,玉米中污染最普遍。它是非固醇类、具有雌性激素性质的真菌毒素,主要作用于生殖系统,母猪最敏感,可引起不育症、流产等。未见引起人类中毒的报道,但在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捡出率较高,认为与雌性激素相关的人类疾病可能与该毒素有关。
8 e& A! K+ S, w" X% ]% Q, y/ K9 g
% G2 j+ O! M5 O* o; Z+ j4 S 4、赭曲霉毒素A:粮食中限量为谷物、豆类5μg/kg。是一种肾脏毒素,并具有致畸、致癌及免疫毒性的真菌毒素。理化性质稳定,人体摄入后主要导致肾脏病变,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往往造成死亡。早期在巴尔干地区发现,认为是地方病,后来在粮食和人体中均捡出了赭曲霉毒素A,证明与该毒素有关。尸检症状肾脏明显缩小、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小管变性等,肾盂癌、输尿管癌于此毒素有关。' z7 V9 M! }3 J/ Y6 ^# D: f: l
) q, `1 b7 Z# A4 j5 w' e* R) H
|
上一篇:粮食污染:重金属污染粮食的危害下一篇:粮食污染:粮食污染包括那些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