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服务要点(试行)三——服务规范要求 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是指为充分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解决市场化收购条件下农民收粮、储粮、卖粮、清理、干燥等一系列难题,通过整合粮食流通领域的现有资源,建立的专业化经营性粮食产后服务组织。其功能是为种粮农民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五代”有偿服务,有条件的还可将服务范围扩展到提供市场信息和融资服务,发展“粮食银行”,推广订单农业等业务。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增强农民市场议价能力、促进粮食提质进档、推动节粮减损、减少农户储粮损失率和提高专业化水平。 为更好地指导和规范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的服务工作,特编制本要点。本要点是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为种粮农民提供“五代”服务时应达到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质量标准。本要点作为推荐性基本要求,各地可因地制宜制定细化的服务要点。
主要服务方式
按照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要求,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运行机制。 (一)以参股或协议等方式绑定服务内容。鼓励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与粮油专业合作社采取相互参股或签订协议等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获得相对稳定服务业务量。鼓励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与优质粮食种植重点区域有关机构、粮食种植大户等签订协议,绑定一般农户作为服务对象。培育壮大服务主体,推动开展横向联合与纵向协作,创新“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服务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院校、质检机构、加工企业、收储企业、粮机企业等与服务中心开展共建,组建优质小麦、稻谷等产业联盟和专业合作社或联合社,实现合作共赢。 (二)开展上门预约“一条龙”服务。精准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开展上门验质、预约烘干、收购、帮联销路等服务。对有潮粮烘干需求的普通农户开展订单烘干服务,对有规模、有实力、有需求的种粮大户开展包括代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运输、代加工、代销售原粮或成品粮等内容的“一条龙”作业服务,有条件的可提供代供种子、订单农业、“粮食银行”等服务,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达到粮食种植户、产后服务中心等多赢的效果。在服务的主体对象中有资金需求的,探索与相关单位合作协助开展助农贷款服务。有条件的基层粮食企业(中心)可以发展粮机租赁服务,满足农户对粮机的需求。 (三)开展代农保管服务。对规模化种植农户可将地趴粮组合式仓、自然干燥仓等成熟仓型安放在产后服务中心,粮食收获入仓后由产后服务中心代为保管,实现安全储粮。 (四)拓展代销代购服务。对有农民售粮和企业采购需求的,通过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及时提供供需双方仓单等信息,为农户直接开展网络售粮和企业采购。对订单优质粮食品种实行市场加价收购服务。 (五)开展产后技术服务。面向粮食产后服务中心选派一批粮食行业科技特派员,为产后服务中心与农户提供相关技术服务,专项开展粮食产后烘干、储藏、加工减损、农户储粮等技术服务,帮助农户提高粮食收储技术水平。 (六)探索建立粮油科学储粮等信息化服务平台。配置农户储粮专家系统等软硬件,宣传国家粮食生产、收购政策,提供市场粮油价格信息,定期发布粮油质量信息,利用农村夜校、农村远程教育视频系统等资源,宣传家庭储粮使用技术和常规粮食保管常识。加强对采用“分散式”储粮仓的种粮大户科学储粮技术指导,为减损增收提供技术支持。开展粮油健康消费知识普及,加强健康膳食宣传引导。
|